扰扰万生同大块,枪榆不羡培风背。的释义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逍遥游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扰扰万生同大块,枪榆不羡培风背。

云间双鹤自翩跹,水上孤鸥长自在。

世事悠悠何足问,无心始得长年岁。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世间万物纷扰繁多,都如同大地上的尘土一般,我不羡慕那些能够乘风高飞的鸟儿,只愿像那撞到榆树就停止飞翔的小鸠一样,满足于自己的小天地,云间飞翔的双鹤自由轻盈,水面上孤独的鸥鸟悠然自得,世间的纷纷扰扰又何必去多问呢?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享受到长久的安宁岁月。

释义

“扰扰万生同大块”描绘了世间万物的纷扰和繁多,如同大地上的尘土一样,无法计数也无法避免。“枪榆不羡培风背”则表达了诗人不羡慕那些能够乘风高飞的鸟儿,而是愿意像撞到榆树就停止飞翔的小鸠一样,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追求过高的目标。“云间双鹤”和“水上孤鸥”则分别象征着自由和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世事悠悠何足问,无心始得长年岁”则强调了放下执念、享受安宁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扰扰万生”开篇,点出了世间的纷扰和复杂,而“同大块”则强调了万物皆平等的思想。“枪榆不羡培风背”一句,通过对比小鸠和能够乘风高飞的鸟儿,表达了诗人不追求过高目标、满足于现状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云间双鹤”和“水上孤鸥”的描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世事悠悠何足问,无心始得长年岁”一句,则强调了放下执念、享受安宁的重要性,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时期他逐渐放下了对功名的追求,转而关注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世间万物的纷扰和复杂,以及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