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窗
宋·苏轼
炎歊六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垂老畏热饭不下,此身何啻堕冰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六月的炎热天气里,北窗吹来的凉风让人感到格外凉爽,这种清凉的感觉甚至让我觉得比吃稻粱米饭还要甜美,我年岁已高,非常害怕炎热,连饭都吃不下,此刻坐在北窗下,感觉身体仿佛掉进了冰凉的浆水中一样舒适。
释义
炎歊:形容天气极热。
北窗凉:指北窗吹来的凉风带来的凉爽。
甘如饭稻粱:形容凉爽的感觉如同吃到甜美的米饭一样。
垂老:接近老年。
堕冰浆:形容身体仿佛掉进了冰凉的浆水中,极言凉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寻得一丝凉爽的惬意心情,首句“炎歊六月北窗凉”直接点题,写出了六月的炎热与北窗的凉爽对比鲜明,次句“更觉甘如饭稻粱”则通过比喻,将凉爽的感觉与甜美的米饭相提并论,进一步突出了凉爽的宜人之处,后两句“垂老畏热饭不下,此身何啻堕冰浆”则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将凉爽的舒适感推向了极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而炎热的天气更是加剧了他的不适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找到了北窗这一避暑胜地,感受到了难得的凉爽与舒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也透露出他晚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