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井眉空携瓶

唐·李商隐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梧桐叶落秋声起,蟋蟀鸣寒夜气悲。

独坐孤灯听细雨,闲看落花逐流水。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清风入梦时。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寓意,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译文

如果翠鸟知道牛有角会伤人,那么它又何必徒劳地将空瓶挂在井口的横木上呢?梧桐树叶飘落,秋天的声音已经响起,蟋蟀在寒冷的夜晚悲鸣,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细雨的声音,悠闲地看着落花随着流水远去,这样的情景谁能理解呢?只有清风在入梦时与我相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秋日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细雨和蟋蟀的悲鸣,看着落花随水而去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首句“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以寓言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于某些事情的徒劳无功和无奈,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凄凉和诗人的孤寂。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巧妙地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首句“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引人深思,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凄凉和诗人的孤寂描绘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一个秋日的夜晚和自己的孤寂心境,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于文人墨客的压迫和摧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