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刘克庄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身似病鹤长离水,心如秋蝶久去丛。
梦回孤枕灯残夜,愁对空庭月过中。
欲问生涯何所似,乱山深处一衰翁。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诗、词、文皆有深厚造诣,是南宋后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处,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译文
年老之后,我几乎分辨不清东西方向;秋天过后,那经霜的树林还勉强呈现出红色,我的身体就像一只生病的鹤,长久地离开了水面;我的心则像秋天的蝴蝶,早已远离了花丛,梦中醒来,只见孤枕旁残灯摇曳,愁对空旷的庭院,月光已过了中天,想要问我这辈子的生活像什么,就像那乱山深处的一位衰老的老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身体衰老、心境孤寂的感慨,诗中“老来几不辨西东”写出了诗人年老后的迷茫与无力感;“秋后霜林且强红”则以秋日霜林为喻,象征着自己虽已衰老但仍努力保持生命的活力与色彩,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境,以及对自己生涯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为背景,借景抒情,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老来几不辨西东”与“秋后霜林且强红”两句,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相互映衬,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与坚韧,后两句则通过“病鹤离水”、“秋蝶去丛”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形象,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沧桑,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面对自己日益衰老的身体和孤寂的心境,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秋思》,诗中既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也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晚年时期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