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宋·林景熙
记取上元灯火夜,道人犹在水晶宫。
万重楼阁参差起,一片笙歌沸海中。
作者及朝代
林景熙(1242年—1310年),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诗人、文学家、藏书家,宋末曾任礼部侍郎,宋亡不仕,隐居平阳,从事著述,其诗文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悲愤苍凉,风格近似杜甫,有《霁山集》。
作者简介
林景熙生于南宋末年,历经战乱,亲眼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覆灭,他才华横溢,却因时局动荡而未能施展抱负,宋亡后,他拒绝出仕元朝,以遗民身份隐居,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藏书事业,留下了大量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诗篇。
译文
请记住上元节的灯火之夜,那时我(或指某位道人)还身处于那璀璨如水晶的宫殿之中,万千楼阁错落有致地耸立着,一片笙歌之声在夜空中沸腾,如同置身于欢乐的海洋。
释义
“记取上元灯火夜”描绘了上元节(即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同时含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道人犹在水晶宫”则借用水晶宫的比喻,形容宫殿的华丽与梦幻,同时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逝去王朝的追忆与哀悼,整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上元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同时寓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诗人通过“水晶宫”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宫殿的华美,更赋予了其一种梦幻般的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哀愁交织的氛围,诗人通过“记取”二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后,林景熙作为一位遗民诗人,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覆灭和时代的变迁,上元节作为传统节日,本应是欢乐祥和的时刻,但在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逝去王朝的哀悼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他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繁华景象,寄托了自己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诗人也借用水晶宫的比喻,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悼,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