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绿珠吹笛
唐·杜牧
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高阁倚天横玉笛,一曲清歌动江波。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杜牧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抒发个人感慨,情感真挚,风格俊爽清丽,他善于捕捉并描绘自然景物,同时融入个人情感,使诗作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译文
何时能再见到绿珠吹奏那悠扬的笛声呢?我渴望将那斜插于发髻的红花,与黑色的罗衣相映成趣,高耸的楼阁仿佛倚天而立,她手持玉笛横吹,一曲清歌响起,连江面的波浪都为之动容。
释义
“绿珠吹笛何时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某位擅长吹笛的女子(此处以“绿珠”为代称)的深切思念。“欲把斜红插皂罗”则描绘了诗人心中美好的画面,希望将红花与黑衣搭配,增添生活情趣。“高阁倚天横玉笛”形容了吹笛女子所处的高远之境,以及她吹笛时的优雅姿态。“一曲清歌动江波”则进一步渲染了笛声的悠扬与动人,连自然界的江波都被其打动。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虚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之情,诗中“绿珠吹笛”的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神秘感,引人遐想,而“斜红插皂罗”的描写,则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生动性,使整首诗更加鲜活,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高阁倚天”和“一曲清歌动江波”等意象,进一步烘托了吹笛女子的超凡脱俗与笛声的悠扬动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回忆起往昔与某位擅长吹笛的女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怀念与感慨,为了表达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那位女子的思念之情,他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绿珠”可能是诗人心中某位女子的代称,而“高阁倚天横玉笛”和“一曲清歌动江波”等意象,则可能是诗人根据记忆中的场景进行的艺术加工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