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
秋光满目皆佳景,莫负此身行乐多。
注:“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这两句并非杜牧原诗《山行》中的内容,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进行了创意性的添加与整合,以展现这两句诗可能融入的情境与意境,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创意性的整合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艺术特点在于构思奇绝,用词峭拔,风格俊爽清丽。
译文
远望秋日的山岭,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而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约可见几户人家,我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艳,酒醉后,我的巾帕被露水打湿,香气淡淡地掩映着,月光下,我归家的路途上身影婆娑,这满目的秋光都是绝佳的风景,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多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山行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前两句写山行所见,后两句(含创意添加部分)则表达了诗人酒醉后的惬意与归途的宁静美好,以及对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赏析
“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酒醉后的状态与归途的景致,醉巾被露水打湿,香气淡淡,既表现了诗人饮酒后的微醺状态,又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美感,而“月明归路影婆娑”则进一步渲染了归途的宁静与美好,月光下的身影婆娑,既是对自然景致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平静与满足的写照。
创作背景
虽然“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并非杜牧原诗的内容,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杜牧某次秋日山行后的真实感受,杜牧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的许多诗作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的创意性整合,正是试图还原杜牧可能在这样的情境下所感受到的诗意与美好。
虽然“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并非杜牧原诗的内容,但通过创意性的整合与解析,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两句诗所蕴含的诗意与美感,以及它们与杜牧诗歌风格的契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