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的释义

风云13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之一,全诗原文如下: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雨。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眼看书全似雾,春风吹泪落灯花。

病躯只合归田里,莫把功名更问家。

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池塘生草欲满塘,小雨新晴蛙声多。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帘前的柳絮随风飞舞,仿佛在惊叹春天的即将逝去;而我头上的花枝,又能奈何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衰老呢?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晚春时节,柳絮飘飞,春意阑珊的景象,同时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帘前柳絮惊春晚”一句,以柳絮的飞舞象征春天的即将结束,用“惊”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惊讶和惋惜之情,而“头上花枝奈老何”一句,则进一步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以头上的花枝(可能指发间的花饰或比喻青春年华)来抒发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和感慨,整句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描绘了晚春的自然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组诗共十二首,是他晚年退居石湖时所作,主要描绘了江南农村晚春时节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这组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这句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