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孤鸾别鹄
唐·李商隐
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夜深月落灯如豆,独坐空庭心似絮。
寒风吹动旧时衣,往事如烟梦已迷。
唯有相思不曾歇,夜深人静更凄凄。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具有较深的象征意义和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译文
孤鸾和别鹄的哀鸣声谁还愿意听闻?只有那齁齁的鼻息声自己奏成了曲调,夜深人静,月亮已经落下,灯光微弱得像豆子一样,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里,心情像柳絮一样飘忽不定,寒风吹动着旧时的衣裳,往事如烟,梦境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有那份相思之情从未停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加凄楚。
释义
“孤鸾别鹄”比喻夫妻或情侣分离,“鼻息齁齁自成曲”则形容夜深人静时,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耳边回响,形成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夜深月落灯如豆”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昏暗,“独坐空庭心似絮”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寒风吹动旧时衣”和“往事如烟梦已迷”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奈,“唯有相思不曾歇”则点明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人在夜晚独自思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望的迷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孤鸾别鹄”、“鼻息齁齁”、“灯如豆”、“心似絮”等,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现实与梦境、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假设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可能经历了与心爱之人的分离或失去,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人在夜晚独自思念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望的迷茫,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上分析均基于假设和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