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竹下作》,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此君携酒与君语,野田荒圃何须理。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注:以上仅为部分原文,以下是根据关键词补全的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诗句,非全诗完整内容)
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清风拂面心神爽,一曲悠扬伴酒香。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关键词相关部分)
那轮囷濩落(形容树木高大而枝叶散乱的样子)的木材并非制作笛子的好材料,却被巧妙地剖开,制成了袖珍的琴,并安装了徽(琴面上用以标音节的标志)和轸(琴柱,用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以及琴足,清风拂过,心神爽朗,伴随着美酒,一曲悠扬的琴声在耳边回荡。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将原本不被看好的木材,经过巧妙的加工,变成了能够演奏美妙音乐的琴,这既体现了诗人的创造力,也寓意着即使是不起眼的材料,只要经过精心雕琢,也能发挥出其独特的价值。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描述将木材制成琴的过程,表达了对事物价值的重新认识,即事物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外在形态或初始状态,而更多地取决于人们的创造力和使用方式,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白居易晚年隐居期间创作的,在隐居生活中,诗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并从中汲取灵感,这首诗中的“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等诗句,正是诗人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由于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这两句,因此以上内容是根据关键词进行的创意性补全和解析,在实际应用中,应尊重原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