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出自哪首诗?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渡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澄江如练明窗底,碎剪青山入钓沙。

作者简介

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清代著名词人、骈文作家,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好学,才情出众,陈维崧的词风豪放,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骈文也极为出色,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译文

江左那些风流倜傥的王谢贵族之家,都把珍贵的书画藏品带到了天涯海角,清澈的江水如同白练般在明亮的窗前流淌,青山被细碎地剪裁,映入垂钓的沙洲之上。

释义

“江左风流王谢家”指的是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等世家大族,他们生活在江南(江左),以风流儒雅著称。“尽携书画到天涯”则表达了这些贵族在战乱或迁徙中,依然不忘携带珍贵的书画艺术品,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澄江如练明窗底,碎剪青山入钓沙”两句则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江水清澈如白练,青山倒映其中,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以“江左风流王谢家”开篇,既点明了历史背景,又勾起了人们对那段风流岁月的无限遐想。“尽携书画到天涯”一句,将读者的思绪从遥远的东晋拉回到诗人所处的时代,暗示了文化的传承和迁徙的艰辛,后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与前面的历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宁静美好,又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维崧游历江南或回忆往昔之时,作为一位出身名门、才华横溢的文人,陈维崧对江左风流有着深厚的情感认同,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年代,他或许亲眼目睹了贵族们迁徙流离、文化瑰宝四处散落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江左风流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