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积玉深三尺,高枕床头尚一壶。的解释

生辉1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积玉桥夜泊

明·袁宏道

积玉深三尺,高枕床头尚一壶。

梦魂飞不到,寒月照江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袁宏道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公安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模拟古人,强调文学创作应抒发个人真实情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袁宏道的诗文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明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堆积的玉石深达三尺,高枕无忧之时床头还放着一壶酒。

但即便是梦中,我的魂魄也无法飞抵那遥远之地,只有清冷的月光照耀着我的江边小屋。

释义

“积玉深三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财富之多,暗含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高枕床头尚一壶”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以酒为伴的闲适生活,后两句“梦魂飞不到,寒月照江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即便在梦中也无法逃离现实的束缚,只有清冷的月光陪伴着他,映照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积玉桥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夜泊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诗中“积玉深三尺”与“高枕床头尚一壶”的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又彰显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后两句“梦魂飞不到,寒月照江庐”则以景寓情,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袁宏道“独抒性灵”文学主张的生动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袁宏道游历江南期间,袁宏道一生酷爱山水,多次游历四方,积累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素材,在游历过程中,他常常借景抒情,以诗寄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积玉桥夜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积玉桥夜景的描绘,也是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