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夜独思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
寒风瑟瑟吹窗纸,冷月凄凄照壁纱。
寂寞空庭人独立,相思满腹梦还赊。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斜。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的作品往往清新自然,不拘一格,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冰冷的砚台想要研磨书写却先自己冻住了,孤独的灯盏为何独自绽放出光芒(形成灯花),寒风猛烈地吹拂着窗户纸,清冷的月光凄凉地照耀着墙壁上的纱窗,空旷的庭院中我独自站立,满腹的相思之情让我在梦中也难以实现,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林,小路自然倾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独自思考的情景,首联“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通过砚台和灯盏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颔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相思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寒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首联中的“冷砚”与“孤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寒冷,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颔联中的“寒风瑟瑟”与“冷月凄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颈联中的“寂寞空庭人独立”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而“相思满腹梦还赊”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青山之外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寂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夜晚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首诗也体现了袁枚“性灵说”的创作理念,即强调诗歌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