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恶语谁传去,醉後狂歌自不知。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门前恶语谁传去,醉後狂歌自不知。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赠别》,全诗如下:

赠别

唐·杜荀鹤

君去春江正渺茫,

门前恶语谁传去?

路长惟是抱琴看,

醉後狂歌自不知。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作品被收入《唐风集》中。

译文

你离去时春江正茫茫一片,

门前的恶言是谁传出去的?

路途遥远只能抱着琴观看风景,

醉后狂歌连自己都不知道。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无奈,首句“君去春江正渺茫”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景象,春江茫茫,象征着未来的不确定和离别的哀愁,次句“门前恶语谁传去”则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诽谤和误解,这些恶语不知被谁传扬出去,给诗人带来了困扰,第三句“路长惟是抱琴看”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超脱,他选择以琴为伴,寄情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末句“醉后狂歌自不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洒脱态度,他在醉后狂歌,忘却尘世烦恼,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江、恶语、抱琴、狂歌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和离别的哀愁,也有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愤慨,诗人通过抱琴看路和醉后狂歌等举动,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超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期间,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性格豁达不羁,常以诗酒为伴,在友人离别之际,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通过描绘自己抱琴看路和醉后狂歌的形象,也展现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超脱态度,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荀鹤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