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的解释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病中思

宋·陆游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闲听秋声来菊圃,梦随秋色过枫红。

烟波渺渺愁千顷,水月荧荧冷半空。

欲问谁人同此恨,青灯黄卷一衰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白发稀疏,在风中显得更加萧瑟,我病体虚弱,只能在这小阁楼的藤床上休养,闲暇时,我聆听秋风吹过菊圃的声音,梦中仿佛随着秋色飘过了那片火红的枫林,烟波浩渺,愁绪如千顷水面般广阔无边,水月相映,清冷的光芒照亮了半空,想问这世间有谁与我同怀此恨,只有我这位衰弱的老人,在青灯黄卷下独自品味这份孤独与哀愁。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陆游病中的孤寂与愁绪,首句“白头萧散满霜风”以白发和秋风为象征,表达了作者的衰老与凄凉;“小阁藤床寄病容”则直接点出病中的状态,藤床小阁成为他暂时的寄托,下片通过“闲听秋声”、“梦随秋色”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烟波渺渺愁千顷”和“水月荧荧冷半空”则深化了愁绪的广阔与清冷,最后两句自问自答,强调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病中思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孤独与哀愁,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两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词中的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词中还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疾病缠身而处于长期的休养状态,在病中,陆游深感孤独与无助,对人生、对自然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这首词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自己的病中生活和对自然的感悟,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词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