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长竿矫绣衣,南园北第两参差。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春曲

唐·张籍

不用长竿矫绣衣,南园北第两参差。

春风自爱新妆好,处处随人劝酒卮。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他的诗作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多写日常生活琐事,颇能反映社会现实,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不需要高举长竿来炫耀绣衣的华丽,南园与北宅的景色各自参差错落,各有千秋,春风似乎特别喜欢人们的新妆打扮,它无处不在,伴随着人们,劝说着人们举杯共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人们游春赏景、饮酒作乐的情景,首句“不用长竿矫绣衣”以否定句式开篇,暗示了游春之人并非为了炫耀身份或地位而来,而是真心享受这春日的美好,次句“南园北第两参差”则具体描绘了游春地点的景色各异,南园与北宅各有特色,相互映衬,使得整个游春场景更加丰富多彩,后两句“春风自爱新妆好,处处随人劝酒卮”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它似乎特别喜欢人们的新妆打扮,于是无处不在地伴随着人们,劝说着人们举杯共饮,增添了游春的欢乐气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人们游春赏景的欢乐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南园与北宅的景色、春风与游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游春图,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热爱和珍惜之情,以及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个人的游春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张籍在春日里游览南园北宅时,被眼前的美景和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游春曲,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在春日里游春赏景、饮酒作乐的风尚和习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繁荣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