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全诗是什么?

小星1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马

唐·杜甫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病疮的老马已经不能承受马缰绳的束缚,但仍然能够得到君王赏赐的一块破旧的帷帐,只希望所有的生灵都能吃饱饭,即使自己瘦弱多病,躺在夕阳的余晖下也心甘情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匹病疮老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甘愿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怀,老马虽然病重,但仍对君王心存感激,因为它得到了君王的一点微薄恩赐,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心系天下苍生,愿意为他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病马为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诗人通过病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君王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诗中“病疮老马不任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老马的病态和无力,而“犹向君王得敝帷”则表现了老马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后两句“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更是将诗人的高尚情怀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他愿意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他漂泊无依,生活困苦,尽管自己身处逆境,杜甫仍然心系天下苍生,对人民的苦难深感同情,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病马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关爱,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尚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