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龙枝已逐风雷变,减却虚窗半日凉。
竹影摇曳侵书案,蝉声断续入心房。
闲来无事观云起,兴至有情赋诗章。
莫道人间无胜景,清凉一夏自难忘。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陆游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龙形的树枝随着风雷的变化而摇曳生姿,使得原本凉爽的虚窗也减去了半日的清凉,竹影在书案上轻轻摇曳,蝉声断断续续地传入心房,闲暇之时,我无事可做,便静静观看云起云落;兴致来时,便满怀情感地赋写诗章,不要说人间没有美丽的景色,这清凉一夏的景象就让人难以忘怀。
释义
“龙枝已逐风雷变”描绘了自然界中风雷交加、树木摇曳的景象,象征着世事的变化无常;“减却虚窗半日凉”则通过减少的凉意,暗示了外界变化对内心感受的影响。“竹影摇曳侵书案,蝉声断续入心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静谧与生动,竹影与蝉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闲来无事观云起,兴至有情赋诗章”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创作的热爱。“莫道人间无胜景,清凉一夏自难忘”则是对整个夏日感受的总结,强调了即使在日常中也能发现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以“龙枝”与“风雷”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变化;颔联则通过竹影与蝉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夏日氛围;颈联转而写诗人的闲适生活与创作热情;尾联则是对整个夏日感受的升华,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与难忘,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体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退隐山林之时,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国家的动荡之后,陆游选择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他坐在窗前,感受着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夏日景象与内心感受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