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洛中送韩七、裴三、复先赴举
唐·孟郊
洛滨侍従三人贵,京兆平反一笑春。
始见二毛能自惜,何曾白发更欺人。
青云杳杳无消息,绿水悠悠空复情。
且喜乘舟东去稳,浪花摇荡似蓬瀛。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他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擅长五言古诗,以苦吟著称,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孟郊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洛水之滨的三位侍从(指韩七、裴三、复先)前程似锦,贵气逼人;京兆府(长安)中平反冤狱,带来了一派春天的气息和欢笑,你们开始懂得珍惜时光,头上初现白发,但岁月又怎能轻易欺骗人呢?青云之路遥远而渺茫,难以捉摸;绿水悠悠,空留一片深情,但值得庆幸的是,你们将乘船东去,稳稳当当地踏上科举之路,那浪花摇荡的水面,仿佛就是仙境蓬瀛一般。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三位友人的祝福与勉励,首联以“洛滨侍従三人贵”形容友人身份尊贵,前程光明;“京兆平反一笑春”则借京兆府平反冤狱的喜悦,象征社会公正与希望,颔联“始见二毛能自惜,何曾白发更欺人”鼓励友人珍惜时光,勇敢面对岁月流逝,颈联“青云杳杳无消息,绿水悠悠空复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忧虑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尾联则以“且喜乘舟东去稳,浪花摇荡似蓬瀛”祝愿友人科举顺利,前程似锦。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充满希望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特别是“青云杳杳无消息,绿水悠悠空复情”一句,以青云难觅、绿水空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仕途艰难的感慨,而尾联则以浪漫的笔触,将友人的科举之旅比作仙境之旅,既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内心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郊中年时期,当时他已与友人韩七、裴三、复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面对友人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孟郊心中既有对友人未来的期待与祝福,也有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与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