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为兀兀安身物,酒作逢逢入脑声。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病为兀兀安身物,酒作逢逢入脑声。

心绪万重何所寄,病躯四肢且长赢。

闲吟诗句声清苦,静对琴樽意自平。

莫道此中滋味薄,前生曾得几人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疾病如同沉重的负担,让我无法安然度日;而酒却如同喧闹的声响,不断涌入我的脑海,心中万千思绪无处寄托,只能在这病弱的身躯中勉强支撑,闲暇时吟诵诗句,声音中带着清苦;静静地面对琴和酒杯,心情才稍微平静,不要说这病中的生活滋味淡薄,前世又有几人能轻易得到这样的宁静呢?

释义

首句“病为兀兀安身物”描述了疾病给诗人带来的沉重负担,使他难以安身立命;次句“酒作逢逢入脑声”则通过酒的喧嚣声,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不安,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病中的无奈和孤独,以及通过吟诗、弹琴、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情,末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病中生活的独特感悟,认为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实则难得可贵。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寻求慰藉的过程,诗中“病为兀兀安身物,酒作逢逢入脑声”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疾病和酒的双重困扰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心绪万重何所寄,病躯四肢且长赢”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通过吟诗、弹琴、饮酒等方式来寻求心灵的平静和慰藉,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疾病缠身而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他并未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己病中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困境中寻求慰藉和力量,正是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