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风流儒雅多奇节,一樽还酹江月缺。
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
云卧稳送幽梦长,星飞遥映剑光紫。
君歌杨柳水,妾唱竹枝词。
唱和相酬间,高山流水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诗作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译文
在东都洛阳客居了两年,我所经历的都是令人厌倦的机巧之事,山野之人对膻腥之物不感兴趣,常常连粗茶淡饭都吃不饱,难道就没有青精饭这样的美食能让我容颜焕发吗?只是苦于缺乏购买大药的资金,山林间的足迹也如扫过一般稀少,李侯你是朝廷中的才子,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幽静的探寻之中,我们也曾在梁宋之地游历,期待着能一起采摘瑶草,你风流儒雅,有着非凡的气节,一杯酒敬给那缺月的江面,勾漏山的丹砂已经赠予了你,我对于汝阳王的酒瓮又有何羞愧呢?你安稳地卧云而眠,梦中悠长,而我则如星般遥远,剑光映照下泛着紫光,你吟唱着杨柳水畔的曲调,我则和唱着竹枝词,在彼此的唱和酬答中,我们如同高山流水般的知音。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好友李白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赞赏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李白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李白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自己对李白赠予丹砂的感激之情,以及两人之间心灵相通的默契。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深沉,杜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李白之间的交往和情谊,展现了两人共同追求理想、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中“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一句,既表达了对李白的赞赏和感激,又体现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与李白交往期间,当时杜甫正在东都洛阳客居,而李白则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四处游历,两人相遇后,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诗就是杜甫在送别李白时所作,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也反映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