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并非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创意性融入,原诗最后一句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下解析基于这一创意性融入进行。)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能文,诗文俱佳,尤擅骈文,其《滕王阁序》更是千古名篇,他的一生短暂且坎坷,因才高遭嫉,多次被贬,最终不幸溺水而亡,年仅二十七岁。
译文
(整首诗译文,重点解析创意性融入的两句)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邻居。
我即将向北渡过重重江水,而你又要轻松地踏上南行万里的征途。
岔路口上分手之时,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衣巾。
释义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各自踏上不同旅程的情景,诗人自己将向北渡过重重江水,而友人则轻松地踏上南行万里的征途,这里的“脱”字暗示了诗人北渡的艰难与决心,“轻”字则表现了友人南行的洒脱与无畏,两句诗既描绘了地理上的分离,也寓意了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与追求。
赏析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离别场景,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不同行程,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无限期许,希望友人能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两句诗还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友情观念,即使身处异地,也要保持心灵的相通与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送别友人杜少府前往蜀州任职时所作,当时,王勃自己也处于仕途不顺的境地,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在送别友人的时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更是诗人自己人生哲学的体现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