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的解释

小星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十二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余木,倏忽寒将除。

踟蹰怅人琴,怅望何所如。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星粲已盈。

寥廓荒园里,独对霜露惊。

墟里人烟散,遥闻犬吠声。

翩翩归鸟尽,寂寂翳山冈。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挽裳对我泣,叹息恨不逢。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故人已经很久没有互通音讯了,他们是否因为疾病、饥寒而已经不在人世了呢?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久未联系的故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与故人失去了联系,心中充满了对故人命运的忧虑和猜测。

赏析

这两句诗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中的一部分,全诗以人生感慨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情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两句诗特别突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担忧,展现了诗人重情重义的一面,通过“疾病饥寒疑死矣”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归隐田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在归隐期间,诗人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和杂诗,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杂诗十二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故人的思念和担忧,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友情珍贵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