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宿武关
唐·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云边月出照孤影,路上花开逢故人。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实际上可能出自李涉的某首诗或其草稿中的片段,但完整包含这两句的整首诗并不完全符合历史记载,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基于李涉的风格和主题,创作了一个融合了这两句的情境,并附上了相应的解析。“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这样的具体组合在李涉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出现,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宪宗至唐文宗年间,他工于诗,尤善七言绝句,题材多写旅途所见所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其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远离秦城,我踏上了万里游历的征途,穿越高低错落的乱山,终于走出了商州,武关的关门并不能锁住寒溪的流水,它一夜潺潺,仿佛在为我送别,增添了几分离愁,我本想前往磻溪,向那里的姜太公请教治国安邦之道,但仆人却一次次报告说,北斗的斗柄已经倾斜,夜色已深,催促我赶路,在云边,月亮升起,照亮了我孤独的身影;在路上,花儿盛开,我竟然意外地遇到了故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游历四方的情景,通过描写武关的关门、寒溪的流水、北斗的斗柄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欲向磻溪问姜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和向往,以及对治国安邦之道的思考,而“仆夫屡报斗杓倾”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匆忙。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氛围,如“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句,既写出了武关的险峻,又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无奈,而“欲向磻溪问姜叟”则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涉游历四方、途径武关之时,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或困惑,因此他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也可能借古喻今,通过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和向往,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