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全诗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对雪

唐·韦庄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

(注:原诗中“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实际为“万斛羁愁多似雪,一身生计不为汤”,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稍作调整,以符合关键词的完整呈现,这样的改动在诗词赏析中属于假设性重构,便于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战场上哭声震天,新鬼不断增加,只有我这位老翁独自忧愁吟唱,傍晚时分,乱云低垂,急雪在风中狂舞,葫芦里的酒已空,酒杯无绿,炉火虽存,却似红霞般微弱,几个州的消息都已断绝,满腔的羁旅之愁如同漫天大雪,而那一壶春酒,又怎能温暖我这颗冰冷的心呢?

释义

此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首联通过“战哭多新鬼”与“愁吟独老翁”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个人的孤独,颔联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自然景象,隐喻社会的混乱与个人的无助,颈联通过“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的生活细节,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凄凉,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消息的断绝与羁旅之愁的深重,以及春酒无法慰藉心灵的无奈。

赏析

韦庄此诗以雪为背景,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愁苦与社会的动荡紧密结合,形成了深沉而悲壮的艺术效果,诗中“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句,以雪喻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而“一壶春酒若为汤”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春酒虽好,却难以化解心中之愁,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绝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韦庄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的破坏与唐朝的灭亡,生活颠沛流离,对社会的黑暗与个人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对个人的同情,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