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从弟勖诗十九首·其十三

朝代:魏晋

作者:刘桢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心犹礨石坚不移,质似蒲苇柔且葑。

虽云百卉有代谢,至诚感物通幽衷。

愿子保此无蹉跌,长与日月俱光融。

作者简介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他性格豪迈,不拘小节,与曹操、曹丕、曹植等均有交往,其作品风格峻峭挺拔,语言质朴凝练,多抒发个人怀抱,反映社会现实。

译文

我羡慕你的容颜愈发年轻健壮,对外物的追求逐渐减少,内心却日益充实,你的心志如同礨石一般坚硬不移,品质像蒲苇那样柔韧且富有生命力,虽然世间万物都有新陈代谢,但至诚之心能够感动万物,通达幽微的心意,愿你保持这份纯真与坚定,不要遭遇挫折,长久地与日月同辉,光彩照人。

释义

这首诗是刘桢赠给其从弟勖的,表达了对从弟年轻健壮、内心充实的赞美,以及对其保持坚定信念、不受外界干扰的期望,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看法,强调了真诚与坚韧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羡君颜色愈少壮”开篇,直接点出对从弟年轻活力的羡慕,接着通过“外慕渐少由中充”一句,揭示了从弟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熟,诗中“心犹礨石坚不移,质似蒲苇柔且葑”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从弟坚定的意志和柔韧的品质,作者以“愿子保此无蹉跌,长与日月俱光融”作为结语,表达了对从弟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从弟的赞美和期望,这首诗也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重视,以及对于真诚与坚韧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刘桢作为“建安七子”之一,其诗歌作品多抒发个人怀抱,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赠从弟勖诗十九首·其十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旨在通过赞美从弟的年轻健壮和内心充实,表达对其保持坚定信念、不受外界干扰的期望和祝愿,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真诚与坚韧精神的追求和崇尚。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