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宴惜别
唐·李商隐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残月出门时俯首,行人如豆马如龙。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诗风秾丽婉约,意境深邃,有些作品较为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酒宴将尽,烛火已灭,但话语还未说完,疲倦的仆人靠在屏风旁已经睡着了,我出门时,残月挂在天边,低头望去,路上的行人像豆子般大小,而马匹则像游动的龙。
释义
“酒阑烛尽语不尽”描绘了宴会即将结束,烛火熄灭,但宾主之间的话语还未尽兴的情景。“倦仆立寐僵屏风”则通过仆人的疲倦入睡,进一步烘托出夜已深沉,宴会已散的氛围。“残月出门时俯首”以残月象征离别,出门时低头沉思,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行人如豆马如龙”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色中行人和马匹的渺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夜宴的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迷茫,首句“酒阑烛尽语不尽”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宴会将尽但情感未尽的情境,为全诗奠定了感伤基调,次句“倦仆立寐僵屏风”则通过仆人的疲倦入睡,进一步烘托出夜宴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残月出门时俯首,行人如豆马如龙”则以残月、行人、马匹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夜色朦胧、离别在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晚唐时期,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一场夜宴的结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离别在即的感伤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