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才雄气猛志谟谟,能令皋兰迎候客。
作者简介
徐坚,唐代文学家、官员,生卒年不详,字元固,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徐坚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三礼》,开元年间(713-741)曾任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参与修撰《大唐开元礼》、《唐六典》等重要典籍,徐坚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应制、送别等题材,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闲居时我安坐隐几,学习忘却尘世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清晨驾车入朝,我总是保持着庄重严肃的神色,张说(此诗中的隐含对象,因诗题为“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才华横溢,气概勇猛,志向远大,他的威名足以让边疆的皋兰之地都提前迎接并恭敬地等候他的到来。
释义
“端居隐几学无心”描绘了诗人自己闲居时的生活状态,通过隐几(凭几而坐,表示闲适)和“学无心”(学习忘却世俗之心)来表达其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情怀。“夙驾入朝常正色”则转而描写其作为官员的另一面,即清晨早起驾车入朝,始终保持庄重严肃的态度,体现了其作为臣子的忠诚与敬业。“才雄气猛志谟谟,能令皋兰迎候客”则是对张说的赞美,形容他才华横溢、气概非凡,其威名远播,连边疆之地都对他充满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送别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说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赞扬,也展现了诗人自己作为官员的忠诚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首句“端居隐几学无心”以闲适的生活场景开篇,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次句“夙驾入朝常正色”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另一面,即敬业与庄重,后两句则直接赞美张说,以其才华、气概和威名作为送别的礼物,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寄托了对友人边疆建功立业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张说因功被任命为巡边使,负责边疆的防御工作,徐坚作为朝廷重臣,与张说交情深厚,故在张说即将远行之际,写下此诗以表送别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于忠诚与奉献精神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