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云门寺

宋·释绍嵩

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

万壑松声听不尽,千峰云气去无踪。

幽栖已得三生约,清赏应无一日空。

欲问禅机何处是,钟声林外夕阳红。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寺庙风光,作品中常蕴含禅意与哲理,深受当时士人阶层的喜爱,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佛教的淡泊宁静,又不乏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译文

怀着高雅的情怀,我有着游览云门寺的兴致;优美的诗句,真正传达了雪窦山的韵味,山间万壑的松涛声,听之不尽;千峰之上的云雾,飘忽无迹,我已与这幽静之地约定三生,每日的清赏都不会虚度,若问禅机何在,且看林外夕阳映照下的钟声悠扬。

释义

“高怀却有云门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怀和对云门寺游览的浓厚兴趣;“好句真传雪窦风”则指诗人的诗句能够真实传达雪窦山的自然之美与禅意。“万壑松声听不尽,千峰云气去无踪”描绘了云门寺周围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幽栖已得三生约,清赏应无一日空”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持续欣赏;“欲问禅机何处是,钟声林外夕阳红”则以钟声与夕阳为象征,暗示禅机无处不在,于日常景象中即可体悟。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云门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幽静与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高怀”、“好句”等词语,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万壑松声”、“千峰云气”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宁静的山水之间,最后一句“钟声林外夕阳红”,以钟声与夕阳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禅意的深远与微妙,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释绍嵩在南宋时期游历四方,对各地的山水寺庙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独到的见解,云门寺作为当时著名的佛教圣地,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更蕴含着深厚的禅意与文化底蕴,自然成为了释绍嵩游历与创作的重要场所,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云门寺后,诗人有感而发,通过描绘云门寺的自然美景与禅意氛围,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