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唐 王维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杨子谈论经书的地方,淮王带着美酒前来造访。
兴致尽了,啼鸟也换了种类,久坐之后,落花更多了。
小径曲折,烛光闪烁,树林间玉珂声散。
在骊山射猎,包围了原野和湿地,御前突然传来急诏,穿过猎围而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随同岐王拜访杨氏别业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别业的幽静雅致,以及射猎活动的紧张刺激,前两句点明地点和人物,中间四句描绘别业景色和氛围,最后两句则突然转折,引入射猎的紧张场景,使全诗节奏明快,富有变化。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情感,诗中“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别业的幽静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两句,则通过紧张的射猎场景,为全诗增添了动感和活力,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优美,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在随同岐王拜访杨氏别业时所作,当时,王维正值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备受岐王等贵族的赏识,在这次拜访中,王维被别业的幽静雅致和射猎的紧张刺激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贵族社会的风貌和习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这两句诗在描绘射猎场景时非常生动,但在整首诗中可能略显突兀,这可能与王维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迸发或构思调整有关,不过,这并不影响整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