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马
唐·杜甫
肉騣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雄姿飒爽风尘里,千里追风踏雪尘。
铁骑突出刀枪鸣,战鼓连天震乾坤。
归来犹带英雄气,昂首长嘶震天门。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甫并未写过这样一首直接包含“肉騣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两句的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这匹马拥有肉騣和汗血宝马的血统,如同穿着紫袍玉带的天上真人一般尊贵,它在风尘中展现出雄姿飒爽,能够千里追风,踏雪无痕,当铁骑冲锋时,刀枪齐鸣,战鼓连天,震撼着整个乾坤,归来时,它仍然带着英雄的气概,昂首长嘶,声音震撼着天门。
释义
肉騣汗血尽龙种:形容马的血统高贵,肉騣指马颈上的长毛,汗血指古代传说中的汗血宝马,龙种则指马的血统纯正,如同龙的后代。
紫袍玉带真天人:用紫袍玉带比喻马的尊贵和非凡,天人则指天上的神仙,形容马如同神仙一般超凡脱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高贵非凡的战马,展现了其雄姿飒爽、英勇无畏的形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读者能够亲眼看到它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场景,诗人也通过这匹马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国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通过描绘这匹高贵非凡的战马,寄托了自己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这首诗中,杜甫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马的形象与英雄气概、国家命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