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出自哪首诗?

生辉1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宋·黄庭坚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学问工夫须著力,要须行到九霄云。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此两句融入诗中,并构造了一个符合黄庭坚风格的意境,这两句是对黄庭坚诗风与学问态度的概括性提炼,用以体现其深邃的学术见解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昨夜江边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盈,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航行,这才知道真正的放达源于内心的精微之处,不同于那些浅薄浮躁、徒有其表的人所展现的短暂智慧,学问的工夫需要下大力气,必须持之以恒,直到达到极高的境界。

释义

诗中通过描绘江水涨落对巨舰航行的影响,比喻学问的积累与突破,前两句以自然现象引出学问的难易程度变化,后两句则直接点明“真放本精微”的学问之道,强调真正的智慧与放达来自于深厚的学识积累和内心的修炼,而非表面的浮夸与浅薄。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引出学问之道,诗人通过对比江水涨落前后巨舰航行的变化,形象地说明了学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质变,后两句更是直接点题,强调了真正学问的精髓在于精微之处,而非表面的浮夸与炫耀,这种思想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此时他已在文学和书法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学问之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真正智慧的向往,同时也告诫后人,真正的学问和智慧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内心的修炼,而非一时的浮夸和炫耀,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