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多景楼
宋·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开地辟见洪蒙。
一年壮气须知在,万里长风可借雄。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出身儒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以文章名世,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年),任齐州知州,以“明而不苛,威而不猛”治理政务,使齐州大治,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主持编纂了《元丰类稿》、《隆平集》等史书,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译文
想要把这美好的景色全部收入这楼中,我倚靠在栏杆上四处眺望,云彩与水光交织,呈现出紫翠相间的美丽景象,仿佛天地初开时那混沌而宏大的景象就在眼前,一年的壮志豪情应当还在,万里长风正可助我雄图大展,听说有人在北固山赋诗,但我却不应像谢安那样,在西风中悠然自得地摇动扇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多景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首联写诗人想要将美景尽收眼底,颔联描绘了眼前云水交织、天地开阔的景象,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尾联则通过对比,暗示了自己不愿像某些人那样,在困境中仍能保持悠然自得的态度,而是希望有所作为。
赏析
曾巩的这首诗,以多景楼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开地辟见洪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多景楼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一年壮气须知在,万里长风可借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尾联则通过对比,暗示了诗人不愿在困境中消极等待,而是希望积极作为,实现自己的抱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多景楼游览时所作,多景楼位于江苏镇江,是江南的著名景点之一,曾巩在游览多景楼时,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同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抒发了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曾巩那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