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并非陆游《游山西村》原句,此处为创作需求而设,模拟陆游风格融入此诗,原诗中并无此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进行构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造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里待客的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愿走遍万里江山,看尽天下美景;而有的僧人,却选择在一座小庵中静卧修行,直至青丝变白发。
释义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选择的理解与尊重。“身行万里半天下”表达了诗人渴望游历四方、探索世界的豪情壮志;“僧卧一庵初白头”则体现了另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两者虽截然不同,但都各自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赏析
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道路的多样性,陆游以自身游历的广阔视野,与僧侣静守一庵的淡泊生活相对照,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不同人生哲学的尊重与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对自由、宁静、探索与内省的思考,使作品具有了深远的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虽然“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并非陆游原诗中的句子,但假设其存在于陆游的创作背景下,可以构想这样的情境:陆游在游历山西村时,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同时观察到村中既有热情好客的农家,也有远离尘嚣、潜心修行的僧人,这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激发了诗人的思考,促使他创作出这两句富含哲理的诗句,以此表达对人生多样性和选择自由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