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的解释

梦梦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赵子饮酒

唐·白居易

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

百杯之后始知醉,一斗恰似无难为。

日暮穷巷无人问,时时自向杯中寻。

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长安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赵子饮酒如同洒水淋灰一般畅快,一年之中竟能饮下十万八千杯酒。

喝了上百杯之后才开始觉得醉意上头,但一斗酒对他来说却似乎并不算什么难事。

日暮时分,穷巷之中无人问津,他时常独自向杯中寻求慰藉。

醉后忘却了巴陵的道路,梦中仿佛置身于长安的春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赵子饮酒的豪放与不羁,首句“赵子饮酒如淋灰”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赵子饮酒的畅快淋漓,次句“一年十万八千杯”则进一步强调了其饮酒的数量之多,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赵子日暮穷巷、醉后忘路等细节,展现了他孤独而放纵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赵子饮酒的豪放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将赵子的饮酒习惯与日常生活状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中“日暮穷巷无人问,时时自向杯中寻”等句,既表现了赵子的孤独与落寞,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逃避与不满,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饮酒文化盛行,但同时也存在着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白居易通过描绘赵子这一饮酒形象,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酒风气,也寄托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有关,他在诗中借赵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的“赵子”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但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却是真实而深刻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