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出晴无用,留向空阶滴夜长。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先生不出晴无用,留向空阶滴夜长”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虽然直接包含“先生不出晴无用,留向空阶滴夜长”这句的原文并非出自此诗,但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解析李商隐的这首与雨夜、相思情感相关的诗,以展现类似意境,李商隐的其他作品中可能有类似表达,但此句确非直接出自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迢迢远隔,重重城邑难以传情,秋空阴云密布,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骆氏亭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前两句写骆氏亭的环境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后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描绘秋夜的阴郁气氛和枯荷听雨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和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中的“竹坞无尘水槛清”描绘了骆氏亭的清幽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基调。“相思迢递隔重城”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相思之情,表达了与友人相隔千里的无奈和惆怅,后两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以景结情,通过描绘秋夜的阴郁和枯荷听雨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和相思之情,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旅途中夜宿骆氏亭时所作,当时他远离家乡和亲友,独自一人面对秋夜的孤寂和相思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