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
不知风送谁人语,时听秋声似故乡。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
译文
傍晚时分,急促的雨点带来阵阵凉意,我躺在床上,耳边传来榕树叶在长廊上被风吹动的声音,不知道是哪阵风送来了人的话语声,时不时听到的秋声仿佛来自遥远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独宿时的情景和感受,首句“急雨萧萧作晚凉”点明了时间和天气,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次句“卧闻榕叶响长廊”通过听觉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后两句“不知风送谁人语,时听秋声似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带来了远方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急雨萧萧”、“榕叶响长廊”等描写,不仅刻画了秋夜的静谧和清冷,还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乡之情,后两句则通过“风送谁人语”和“秋声似故乡”的描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韦应物的这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秋夜的静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也极具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异乡为官时所作,当时他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在异乡生活和工作,心中难免产生思乡之情,在一个秋夜,他独宿在书房中,听着窗外的雨声和风吹榕叶的声音,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他提笔写下了这首《秋斋独宿》,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