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只应楼下平阶水,长记先生过岭年”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送广帅宋侯二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及作者朝代
送广帅宋侯二首·其一
宋 杨万里
只应楼下平阶水,长记先生过岭年。
身在五羊城郭外,心随明月到龙川。
(注: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主张抗金,秉性刚直,不肯附权,立志不做庸官,作诗讲求活法,作品富有生活气息,风格平易自然,尤善七言绝句。)
作者简介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官员,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反映民生疾苦著称,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他的诗作数量众多,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只应记得楼下那平静如镜的台阶水,长久地铭记着先生您当年翻越过山岭的那段岁月,如今我身在广州城外,但我的心却随着明月一同飞向了遥远的龙川(宋侯即将前往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通过“楼下平阶水”这一具体景象,诗人勾起了对过去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的回忆,而“长记先生过岭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段记忆的深刻和持久,后两句则通过“身在五羊城郭外,心随明月到龙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却与友人同在,时刻关注着友人的动态和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通过“楼下平阶水”和“过岭年”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勾起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关注,后两句的“身在五羊城郭外,心随明月到龙川”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为送别即将前往广东任职的友人宋侯而作,在宋代,官员的调任和离别是常有的事情,而杨万里作为一位情感细腻、善于表达的诗人,自然会在这样的场合下创作出充满情感的诗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和怀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未来的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宋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