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风雨夜归
唐·韦庄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家家门外无行路,水绕竹篱花满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龙卷风卷着鱼虾伴随着大雨倾泻而下,人们为了躲避洪水,连同家中的鸡犬一起爬上了墙壁边的高处安歇,家家户户的门前已经没有了可以行走的道路,洪水环绕着竹篱笆,而篱笆前却开满了鲜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极端天气下人们的生活场景,通过“龙卷鱼虾并雨落”的夸张描写,展现了风雨交加的猛烈景象,而“人随鸡犬上墙眠”则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机智,他们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以求生存,后两句则转而描写洪水过后,虽然家园受损,但自然生命力依然顽强,竹篱前的花朵依然绽放,寓意着希望与重生。
赏析
韦庄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风雨夜归图,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智慧,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鲜花的盛开反衬出灾难后的宁静与生机,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又有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展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邃思想。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诗人可能亲身经历了这样的风雨之夜,或者听闻了类似的灾难故事,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生存状态,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受灾群众的同情与关怀,也寄托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