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的释义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宋玉叔画像

宋·黄庭坚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只今憔悴人琴俱,想见当年赋《大招》。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擅长运用典故,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在书法方面,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擅长行书、草书,笔法奇崛,自成一家,黄庭坚的文学和书法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想要拿着新诗去询问画像中的宋玉叔(即画像主人),但画像中的他(仿佛病中的维摩诘)却默默无言,如今只留下憔悴的画像和人琴俱亡的悲伤,让人不禁想起他当年创作《大招》时的风采。

释义

欲把新诗问遗像:诗人想要将自己新写的诗作拿给画像中的宋玉叔看,希望得到他的评价或回应。

病维摩诘更无言: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常以病态示人,此处用来比喻画像中的宋玉叔仿佛也处于病中,无法言语。

只今憔悴人琴俱:现在只剩下憔悴的画像和已经逝去的人(以及可能象征其才华的琴),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悲伤。

想见当年赋《大招》:《大招》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首招魂诗,此处借指宋玉叔生前的才华和作品,诗人想象他当年创作时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面对画像时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敬仰,诗人以“病维摩诘”比喻画像中的宋玉叔,既突出了其形象上的特点,又暗含了其精神上的深邃和不可言喻,通过“人琴俱亡”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人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观看宋玉叔(可能是其友人或敬仰的前辈)的画像时所作,宋玉叔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对黄庭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在观看画像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怀念和敬仰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庭坚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才华的珍视,也反映了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