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四
唐·韦庄
落魄闲游此水滨,两丛却似萧郎笔。
篱边野外多众芳,千亩空怀渭上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836年-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落魄无聊地在这水边闲游,眼前这两丛花草仿佛出自萧郎的画笔,篱笆边、田野上生长着许多芬芳的花草,而我心中却空自怀念着那千亩大的渭水边上的村庄。
释义
落魄闲游:形容诗人生活失意,无聊地四处游荡。
两丛却似萧郎笔:比喻眼前的花草如同画家萧郎笔下的作品一样美丽,萧郎,此处泛指擅长画花草的画家。
千亩空怀渭上村:诗人怀念着曾经拥有千亩土地的渭水边上的村庄,但如今只能空自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庄田园杂居系列中的一首,通过描绘眼前所见的花草,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首句“落魄闲游此水滨”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和处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两丛却似萧郎笔”以比喻的手法,将眼前的花草与画家的作品相提并论,既赞美了花草的美丽,又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三句“篱边野外多众芳”进一步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丽,但第四句“千亩空怀渭上村”却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生活十分艰难,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