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的解释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老松

宋·释绍嵩

古木苍藤绕碧潭,

白鹤不留归后语。

空山寂寂人稀到,

苍龙犹是种时孙。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古老的树木和苍翠的藤条缠绕着碧绿的深潭,

白鹤飞走后没有留下任何归来的言语。

空旷的山中寂静无声,很少有人到来,

而那苍老的松树,依然如同它种植时的子孙一般挺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中的一幅静谧画面,首句“古木苍藤绕碧潭”以自然景物开篇,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氛围,次句“白鹤不留归后语”通过白鹤的离去和未留言语,暗示了这里的宁静与超脱,第三句“空山寂寂人稀到”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寂静与少有人烟,末句“苍龙犹是种时孙”则以苍松比喻为苍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深山幽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古木”、“苍藤”、“碧潭”、“白鹤”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世界,诗人通过“不留归后语”和“寂寂人稀到”等描述,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末句以苍松比喻为苍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释绍嵩在游历或隐居深山时,被这里的自然景色和宁静氛围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传达了对深山幽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和领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