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劝学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

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晚年辞官归隐,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多有唱和,诗名颇高,他的作品以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最为人称道,风格豪放飘逸,意境深远。

译文

白天何其短暂,人的一生苦短易逝,天空广阔无垠,宇宙间的万劫太极漫长无尽,麻姑的两鬓已经垂下了白发,其中一半已经变成了霜白,天上的神仙见到美丽的仙女,也会大笑亿万次,我想要驾驭六条神龙,让车驾停在扶桑树上,用北斗七星斟满美酒,劝神龙各饮一杯,富贵并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只希望能为人们留住那即将消逝的时光,为什么不劝勉大家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就像手持蜡烛一样,因为年老之后,时光流逝得就像飞奔的车轮一样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时间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通过麻姑垂鬓成霜、天公大笑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两句“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则是对读者的劝勉,鼓励大家珍惜时光,勤奋努力,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莫及。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白日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通过麻姑垂鬓成霜等具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最后两句则是对读者的劝勉和警示,鼓励大家珍惜时光,勤奋努力,不要虚度光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有关,李颀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晚年辞官归隐,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也更为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颀创作了这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劝学诗》,以表达自己对生命和时间的看法,并劝勉读者珍惜时光,勤奋努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