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亲倚子猷身。

曾邀入宗庙,策蹇赴沙尘。

卿相有常尊,侯王非等伦。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蚩蚩空满朝,容此颇牧姿。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鲁国的老先生谈论五经,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问他治国安邦的策略,他却茫然无知如同坠入烟雾之中,脚上穿着远游鞋,头上戴着方山巾,慢吞吞地走在直道上,还没走就尘土飞扬,秦朝的丞相府,曾经重用谢安这样的贤才,他也曾被邀请入朝,骑着劣马风尘仆仆地赶来,卿相之位自有尊卑,侯王之位更是不同凡响,他却为了羡慕别人的爵位,东游而来,抛弃了原来的学问,去和孩子们嬉戏,满朝都是平庸之辈,却容忍他这种像廉颇、李牧一样的姿态,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羡慕别人钓到鱼。

释义

这首诗通过讽刺一位鲁国的老先生(鲁儒),批评了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实际治国策略的儒生,诗中描述了这位老先生虽然谈论五经头头是道,但面对实际的经济政策却一无所知,他为了追求官位,放弃了原来的学问,与孩子们嬉戏,最终却只能在朝廷中充当平庸之辈的角色。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儒生的虚伪和无知,李白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将鲁儒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表现了他的无知和虚伪,又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也透露出李白对真正有才能的人的赞赏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在仕途上的挫折有关,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始终未能如愿,他可能对当时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感到不满和失望,于是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儒生群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有真正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也有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实际的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