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
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瑶草满路旁。
(注:“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这句并非刘皂《旅次朔方》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并稍作改编,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解析框架,原诗中并无直接对应的这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改编后的内容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旅途见闻与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译文
在并州客居已经十年风霜,归心似箭日夜思念着咸阳。
无缘无故又渡过桑干河水,回头望时却把并州当作了故乡。
为何在这小郡频繁奔波,战马未歇风帆又已张开。
渐渐觉得前路风光美好,琪花瑶草布满了道路两旁。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长期客居异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在旅途中的无奈与疲惫,通过“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两句,展现了诗人频繁奔波于各地,生活不得安定的现状,而“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瑶草满路旁”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便旅途艰辛,但前方仍有美好等待。
赏析
这首诗以旅行为背景,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前半部分通过“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后半部分则通过“胡为小郡屡奔走”等句,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无奈,而结尾的“前程渐觉风光好”则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诗人在长期漂泊异乡、频繁奔波于各地的过程中所写,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坎坷、生活动荡中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