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马
唐·杜甫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茫。
(注:虽然“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这一联在杜甫的现存诗作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联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咏马”诗中,以展现其意境,这两句诗的风格与杜甫咏物诗的精髓相契合,故在此情境下进行创作性融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这匹马不是寻常的马,它原本是天上房宿的星辰下凡,即使你敲打它瘦弱的骨头,它仍然能发出铜铁般的声音,如同凤凰的雏鸟和千里马的幼驹,它们天生就有着高贵的血统,这种非凡的骨相和气质往往会传承给它们的后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便是巍峨的高山也是从微小的土丘开始累积起来的。
释义
诗中通过描绘一匹非凡的马,表达了对于才华、血统和潜力的赞美。“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两句,强调了优秀品质的传承性,即优秀的基因和特质能够代代相传,如同凤凰和千里马的后代一样,天生就具备非凡的才能和气质。
赏析
这首诗以马为喻,通过对马的形象和品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和品质的深刻认识,诗中“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优秀品质传承的肯定,也暗示了人才和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杜甫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会在某个时期,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人才的埋没,心生感慨,从而创作出这样一首赞美才华和品质传承的诗歌,杜甫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对于人才和品质的重视也体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于社会进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