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赵明府赴长洲
唐·韦应物
渺渺烟波接曙天,
南徐城郭掩山川。
鱼盐满市井,
布帛如云烟。
惆怅灞亭送归客,
芳菲春色挽离筵。
鼓吹未容迎五马,
水云先已飏双凫。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卫郎、淮南节度使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尤其擅长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高洁情怀,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烟波浩渺连接着曙光初现的天边,
南徐(今江苏镇江)的城郭掩映在连绵的山川之间。
市场上鱼盐丰富,交易繁忙,
布帛如云雾般堆积,琳琅满目。
在灞亭上惆怅地送别归去的友人,
芬芳的春色也似乎在挽留这离别的宴席。
还未等到迎接太守(五马为太守的代称)的鼓吹声响起,
友人的船帆已经像水云中的双凫一样远扬而去。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为送别友人赵明府赴长洲任职而作,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色和市井繁华,以及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烟波、城郭、市井和布帛等景象,展现了南徐的繁荣景象;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惆怅的送别和友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飏双凫”一句,以未及迎接太守的鼓吹声,友人已扬帆远去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市井繁华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送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尾联的“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飏双凫”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送别友人赵明府赴长洲任职时所作,当时韦应物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惋惜和不舍,他通过描绘送别时的自然景色和市井繁华,以及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的怀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