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人散却关门,寂历斜阳挂疏木。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落花落

唐·王勃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香销华烛沉,微黄半掩夕阳门。

寒塘欲晓侵璃牖,泛水新荷掩小盆。

忆昨寻芳伴,多游屺岵山。

烟际飞青雀,风前弄紫鸾。

落花飘忽向空廊,垂柳参差出短墙。

君看落花意,与妾断柔肠。

绮窗尘满瑟声涩,玉匣香消镜影寒。

妆台空有闲梳髻,绮席惟尘清沅欢。

忆君泪落东窗月,夜夜愁眠西阁寒。

幽咽泉流冰下咽,凄凄风雨闭阑干。

酒阑人散却关门,寂历斜阳挂疏木。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即能写文章,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因作《斗鸡檄》被高宗怒斥而免官,后漫游巴蜀,客居剑南,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时年二十七岁,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译文

酒宴结束,宾客散去,大门紧闭,寂静的夕阳挂在稀疏的树木之间。

释义

“酒阑人散却关门”描述了宴会结束后,宾客们纷纷离去,主人关上大门的情景。“寂历斜阳挂疏木”则描绘了夕阳余晖下,稀疏的树木映衬出的一片寂静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宴会结束后,主人独自面对寂静环境的画面,前句“酒阑人散却关门”通过“酒阑”、“人散”、“关门”三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由热闹到寂静的转变,后句“寂历斜阳挂疏木”则以夕阳和疏木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两句诗相互映衬,既表现了宴会的结束,也暗示了主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勃的某个宴会之后,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朋友离散后的孤独和寂寞,通过描绘宴会结束后的寂静景象,王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勃诗歌中常见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