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铜驼陌上会相见
唐·韦庄
铜驼陌上会相见,
握手一笑三千年。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衣却去掩柴扉。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历史上韦庄并无此确切诗句流传,但韦庄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其风格与情感可融入此诗中作为背景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诗作多抒发战乱流离之苦及个人身世之感,情感深沉,风格清丽。
译文
在铜驼巷的街头我们意外重逢,
紧紧握手一笑,仿佛跨越了三千年的时光。
多少次想要归乡却总是举杯难消愁绪,
最终只能拂衣而去,掩上那扇简陋的柴扉。
释义
“铜驼陌上会相见”描绘了诗人在繁华街市(铜驼陌,古代洛阳的一处繁华街道)与故友重逢的场景;“握手一笑三千年”则表达了重逢时的喜悦与感慨,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友谊超越了千年的岁月;“几度思归还把酒”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拂衣却去掩柴扉”则展现了诗人最终未能如愿归乡,只能黯然离去的落寞心境。
赏析
此诗以重逢开篇,以离别收尾,情感起伏跌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复杂情感,诗中“握手一笑三千年”一句尤为动人,不仅表达了重逢的喜悦,更蕴含了对友情永恒不变的赞美,而“几度思归还把酒,拂衣却去掩柴扉”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归乡的渴望,又有面对现实无法实现的无奈。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模拟之作,但结合韦庄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可能发生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故友的重逢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慰藉,但现实的残酷又让这份慰藉显得短暂而珍贵,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