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这两句诗出自先秦时期屈原的《九章·橘颂》,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作者及朝代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战国末期)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的政治家。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句)

...

我喜爱这橘树啊,它不被鱼鸟所惊扰;我庆幸啊,樵夫和砍柴人对我漫不经心。

...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橘树的喜爱和庆幸之情,橘树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具有坚韧不拔、独立不迁的品格,还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惊动,诗人庆幸橘树没有被樵夫和砍柴人随意砍伐,得以保持其自然的生长状态。

赏析

《九章·橘颂》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橘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诗“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更是将橘树的宁静与和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橘树为喻,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创作背景

《九章·橘颂》的创作背景与屈原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屈原在楚国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但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流放至江南,在流放期间创作了《九章》等作品。《橘颂》作为其中的一篇,不仅是对橘树的赞美,更是对诗人自己高洁品格的抒发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九章·橘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赞美橘树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屈原在政治生涯中的遭遇和心境变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